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 内容页

e启聊聊CTB 比亚迪e平台3.0再添黑科技 为安全而生 热门

发布日期:2023-02-19 18:53:51   来源:读卖汽车

2月17日,在重庆比亚迪汽车邀约媒体,一起开启了一个以“e启聊聊CTB”为主题的比亚迪e平台3.0分享活动。

来自比亚迪研究院的专业工程师和参与本次活动的嘉宾一起分享了比亚迪e平台3.0的深度研究,并对CTB技术进行解析。

比亚迪的核心竞争力


(资料图片)

每个汽车品牌都有自己的标签,比如奔驰的豪华、宝马的操控、奥迪的科技、蔚来的服务和比亚迪的技术等。

尤其是2022年比亚迪厚积薄发,让人有异军突起的感觉,其实不尽然。其实比亚迪只是新能源转型中最成功的品牌,而且比亚迪的秘诀就是自主技术么!而大家津津乐道就是比亚迪推出的CTB技术。

怎么能用一句话来解释CTB技术,那就是CTB不仅是能量来源,也是车身的一部分,换句话说,以前车要想办法保护电池,现在电池可以保护车了,换个衣服就是钢铁侠了。

CTB车身电池一体化有多牛

比亚迪发布了下一代电动车的摇篮——e平台3.0,该平台诞生了元PLUS、海豚、海豹三款车型,并且在此平台上还将推出源源不断的新产品。e平台3.0采用八合一电驱动总成,它的综合效率达到了89%,兼具体积小、重量轻、性能强、能耗低的特点。

CTB是Cell to Body的缩写,Body指的是车身。

顾名思义,前者说的是“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也就是把电芯集成到底盘上。而后者说的是“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也就是把电芯集成到车身上。

CTB技术在“蜂窝“中找到灵感,结合刀片电池独有的长方体结构和超级强度,衍生出“类蜂窝铝”结构,带来电池成组技术里程碑式的革新,通过将刀片电池包与车身刚性连接,二为一形成完整体,并取消传统的车身地板设计,将地板(电芯上盖)-电芯-托盘三者与车身集成,形成高强度的“整车三明治”结构。

刀片电池既是能量体,也是结构件,成为车身传力和吸能结构的一部分,在碰撞工况下,车身具备充足的吸能空间及更顺畅的能量传递路径,乘员舱形变大幅减小,给乘客创造了坚固安全的环境,逐步实现事故“零”伤亡。

CTB技术下带来的优势包括电池能量密度、体积利用率均实现显著提升,对提升续航里程带来实质性赋能。

这样的平台还有那些优势呢?

在续航方面,基于e平台3.0打造的车型综合续航里程突破1000km,并搭载了全球首创的电驱升压快充技术和首创动力电池直冷直热技术,充电5分钟,最大行驶里程可达150km,热效率最大提升20%,冬季续航里程最大提升20%。

值得一提的是,e平台 3.0还具备全球首款量产八合一电动力总成。所谓八合一就是将电机、变速器、电机控制器、PDU(电源分配单元)、DC-DC、OBC、VCU、BMS 这八个部件进行集成化。达到了提高空间利用率、减轻重量等目的,从数据更直观的体现来看,电机峰值功率270kW,峰值扭矩360Nm,最大转速可实现16000r/min,但系统噪音低于76dB,功率密度可提升20%,综合工况效率高达89%。

在安全性方面,比亚迪e平台3.0颠覆性的将动力电池作为传力路径的一环。至此电动车的传力路径彻底变革,使得在燃油车时代很难达到的车身强度,得以在电动车上轻松实现。

智能化也是一大突破

在智能化方面,e平台3.0将传统分布式电子电气架构整合成为域控制架构,分为智能动力域、智能车控域、智能座舱域和智能驾驶域四大域控,减少控制单元硬件数量的同时,在交互效率以及响应速度上也得到明显的提升。比亚迪自主研发了软硬件解耦的车用操作系统BYD OS,成为高级别智能驾驶的坚强后盾。

软件上,比亚迪自主研发了软硬件解耦的车用操作系统BYD OS,并推出高级别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

x
x

Copyright ©   2015-2023 印度旅游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8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